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未曾學藝先識禮,未曾習武先明德

「禮」是指恭謹待人,尊敬師長等克己復禮的規範。
「德」是指武德,即尚武崇德的精神。
認禮者,應尊師重道,學得武藝真諦;明德者,能以道德規範自己,勇於為國為民效力。民間武藝傳承中,戒收失禮缺德之徙。教學之初,首教禮德,然後再傳藝。

 

2014年5月12日 星期一

詩詞功夫 - 《遊子吟》

百行以孝為先,所以詩詞功夫的第一課必然會教小朋友孟郊的《遊子吟》(這是一首出於唐朝的五言古詩樂府詩)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這首遊子吟是藉著母親為兒子縫製衣服這件事情,去抒發遊子對母愛的感恩之心並表達母愛的偉大。
母親關愛子女,呵護子女,完全是出自於天性,毫無保留、毫無怨言,就像遊子吟裏的慈母,把自己的愛心與期盼,完全溶入一針一線裏,這首詩讓人讀了好似一股暖流通過心底。

當然小朋友的文學水平未能了解詩中的一字一詞,但以說故事形式將意境傳達,孩子必定能夠了解到這首詩魚獅虎是要帶出好孩子要孝順父母,愛護爸爸媽媽。

功夫方面,會設計以詠春拳其中一些代表動作為主。詩中第一句 - 慈母手中線,「手中線」正好與詠春拳的法則「守中線」同音。「守中線」即守護人體正中的一條線。

很容易想像當父母看到/聽到自己的兒女背誦/打出這首《遊子吟》將會感到非常窩心。

最後分享一首我非常喜歡的歌,都是有關遊子離鄉別井,請細心欣賞。

塔斯肯《三百六十五里路》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文成武德,詩詞功夫

我在年初分享了一篇名為「令兒童武術專門化」
的文章後,至今的3個月中,我設計了「文成武德,詩詞功夫」。並計劃於今年暑假正式推出。
(請繼續留意我的 Facebook 專頁:https://m.facebook.com/poemkungfu

這是針對4至6歲幼童所設計的運動。

「詩詞功夫」顧名思義就是邊念詩,邊打功夫。

「詩詞」
具有豐富教育意義,特別在於德行方面。透過了解詩詞中的故事,學習仁、義、禮、智、忠、考、信等各種美德。對孩子品格發展有正面影響。

「功夫」
是其中一種最全面發展的身體運動,非常適合正在發育的兒童。

我將這兩種富中國文化色彩而又看似完全沒有關連的東西拉在一起。
它們互補不足!

「詩詞功夫」
令功夫加上色彩,不再嚴肅;
令詩詞加上動感,不再沈悶。

「詩詞功夫」
是透過動作及意境想像,用身體去記憶。以負責記憶圖像的右腦去幫助負責記憶文字的左腦,這樣很容易就可以將死板的文字銘記於心。在不斷的練習過程中,達到了左右腦同時發展的效果。

雖然我以「文與武的結合,以功夫去演繹詩詞文學,絕對是文武雙全,武德兼備的展示!」為口號,但是我設計「詩詞功夫」的最終目的只是想簡簡單單的給孩子們上一課可以同時教授德育及體育的課堂。

如果課堂完畢後有孩子對武術產生興趣而日後繼續追求自己的功夫夢,這樣我便對傳揚武術(不論任何門派)起了一丁點作用了。

說回「文武雙全」這個形容詞,大多數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周瑜(字公瑾),你又會想起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