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令兒童武術專門化

隨著年齡及智識水平增長,我們會進入不同的學校學習。從幼稚園到小學,再從中學到大學。
不同階段的學生會接受不同的教育。

但在武術世界裏,傳統師傅會在同一間武館,同一氣氛,同一方法下但教授不同年齡的學生。這種方法的確能做到「廣」度,但卻不夠「深」度。

我並不是想推翻什麼,因為歷史就是最好的證明,在這樣的教育下的確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武術家。

但就我個人認為,幼兒及兒童武術是須要專門化的。
我很希望設計一種專業幼兒及兒童武術教學系統,是針對各年齡層的兒童在體能、發育、心志與需求面上分門別類,夠深度的專業課程。

魚獅虎希望大家提供寶貴見意與及支持。
謝謝 :)


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一動不如一靜

家長讓孩子學習武術課普遍目的是強身健體、防身、做個活潑好動,滿身散發正能量的孩子。
這些都是非常正確,而且是絕對的回報。

但依我來說,學武術最重要的不是學「動」,而是怎樣去學「靜」。

武術在動作中看到的都是「力」與「美」,那為什麼我要說是學「靜」呢?
事實上選擇兒童武術,我們的目標並不是要孩子成為一個好動的學生,而是藉著武術學到沉實,穩重。

因為每一拳,每一腳,孩子的過程中學習著不是放縱,而是控制,讓自己動靜分明。才能有別於其他的體能課程,這也是選擇兒童武術的真正意義。

事實上學習武術的過程中,我們都會發現一個現象,感覺上武術課程的內容動態並沒有比起外面的體能課來的激烈,為什麼反而更容易感覺到累呢?

正因為一般體能課程,都是要求盡量去發揮出肢體動作的最大值,盡情地跳躍與奔跑,可以盡可能地展現自己的肢體。但是相反的,武術卻是多了一個控制,例如,踢完之後要求立刻站穩不可以晃動,馬步站穩之後就不能再移動...

小朋友在上武術課的時候一方面想要展現自己的肢體,一方面又要隨時知道自己的狀態,懂得控制自己的雙腳保持穩定又要達到老師要求的速度與次數。
因此不論體力上與精神注意力上的消耗都遠遠比普遍的運動與體能課程來的大。

要孩子盡情跳動很簡單,但是要孩子穩穩地站著不動卻很難,更別說這每個動作本身也極耗體能的功夫步法了,

武術的鍛鍊下體能的提升固然不說,更藉著每一次都要不斷的學習控制自己的身體過程進而了解自己,也唯有了解自己能耐的人才能夠突破自己。

何況武術本身就是一種會傷害別人的原始技術,它是一種驅動人本能的技巧。
若我們藉著兒童武術練習,讓孩子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那麼孩子未來對於人際關係與面對困難去處理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就會提高。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具意義的一課

上月的24日,我應邀到我女兒所讀的幼兒學校給K3(即大約5歲的小朋友)同學上了短短一小時的課外活動課。目的是在農歷新年前給學生介紹醒獅的傳統故事及教授醒獅運動的基本動作。

其實學校的原本計劃是安排我給兩組學生各一課,N1+K1(即大約2-3歲的小朋友)為一組,K2+K3(即大約4-5歲的小朋友)為另外一組。但到了活動前一天老師通知最後只安排K3的同學可以參與活動。對於這個突然的改動我沒有感到意外,亦不難理解校方的想法。這是因為顧慮導師的教授方法及學生的接受能力,始終教導小朋友跟教導成人或中學生是完全不同。

我同意這最終安排,這並不是自覺不行,而是校方絕不應該完全信任一個從未面試的導師對幼兒授課。我更放心女兒在這所學校學習成長。

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義務給幼稚園生上課,所以今次不須要甚麼準備,看學生反應及時間即時計劃便可。

整個過程,學生的反應都在我控制之內,很愉快的完成,我亦不再多敘述。
下課後校長跟我在門外說她很意外我在節奏,氣氛,進度,內容的篇排。
小朋友的反應是最真實的,每個小朋友臉上都能看到他們剛上了充實並愉快的一課。

言談間發現校長跟我理念相近,大家都是從「心」出發。我們未必教導出成績最優秀的學生,冠軍級運動員,但必定能教導出品格良好,快快樂樂的健康小孩子。
這二年間我參考了很多兒童功夫的教學分享,吸收了很多心得,課堂上亦應用了其中一些方法。希望之後有機會分享給各位。